润滑脂的技术动向
近年,随着机械设备的速化高负荷化高性能化小型化以及在高温放射性环境下使用等,对润滑脂的要求日益苛刻。在最近的润滑脂技术研究中,除了低摩擦性抗磨损性低温起动性等性能以外,润滑脂的耐热性和长寿命化1钢铁工业润滑脂钢铁设备大多暴露在粉尘水高温等恶劣环境下,在负荷下连续工作。从炼钢到热轧,直处于高温状态,并对机械设备释放热辐射,除此之外,冷却水垢和铁镑混入,形成恶劣的环境。据统计在钢铁厂的事故比例中,轴承故障最多,因此需要进步提轴承润滑脂的性能。
烧结机运转时,带式烧结小车的车轮轴承容易混人粉尘。目前这些轴承已密封化,具有2年4年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轴承数量特别多,台烧结设备就有几百个轴承,如果个轴承出现故障,就有可能使整台设备停止工作,因此需提高润滑脂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开发了与轴承密封化相适应的高性能润滑脂。该脂采用合成酯为基础油,聚脲为稠化剂,使用了6个月之后,据铁谱分析磨损大幅度减少,经显微镜观察,压痕和剥离也非常少,使用寿命延长,效果明显。
目前正在取代原有的烧结机润滑脂。
齿轮联轴节用于轧机的轧辊钢板卷曲装置驱动部分等重要设备上,若出现故障,整条生产线将停止工作。故障大多是由于润滑不良和润滑脂泄漏引起的磨损烧结,所以需要开发抗磨损性抗烧结性抗泄漏性优异的润滑脂。齿轮联轴节润滑脂最重要的问是抗泄漏性,研究结果发现低分子量聚乙烯对抗泄漏性有效,高分子量聚合物会加重泄漏。
无论热乳还是冷轧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冷却水,因此轧棍轴颈轴承处于水浸入的环境下,轴颈轴承大多使用润滑脂润滑。以前使用的润滑脂混入水时容易流失,而且在轴承运转面的粘附性变差,润滑性能大幅度降低,容易发生故障。因此,开发了可使混入的水分细微分散,防止由轴承运转面上的水膜引起的润滑不良,稠度稳定不易泄漏,在运转面上粘附力强的新型润滑脂。该脂为混合芳香胺双脲脂。试验结果明在含水率30的苛刻条件下,与以前的脂相比,磨损量仅为以前磨损量的17左右,大幅度提高了润滑性能。实发论文教篇。
际使用试验明在热轧机的轧辊轴承上,使用该润滑脂,两年内轴承更换减少了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此外,对连铸机轴承耐水性润滑脂也进行了研究,预计今后将继续开发钢铁设备耐水性润滑脂。
为防止火灾,避免钢铁生产设备的高温部件与作为可燃物的润滑脂直接接触,从设备的角度采取了些措施,但从润滑脂的角度,也希望采用具有即使着火也可迅速熄灭特性的润滑脂。对各种润滑脂进行了加热燃烧试验明脲基润滑脂即使着火也会马上熄灭,而金属皂基润滑脂着火后会直燃烧。但脲基润滑脂随着稠化剂量减少而呈燃烧趋势,而金属皂基润滑脂无论稠化剂量增加还是减少均燃烧,即燃烧与稠化剂的董无关。
2汽车润滑脂2.润滑脂具有代性的汽车润滑脂有等速节,润滑脂。,脂目前占汽车脂总量的60左右,4双0车前后轴均安装,V,随着4双0车的增加,今后,脂的用量将不断增大。,脂要求具有防止滑动面烧结防止磨损提高疲劳寿命降低摩擦等特性,这些特性可由极压剂加以解决。
此外,考虑到润滑脂的密封性介人接触部位的难易程度,选用1号稠度或2号稠度的脂,1号稠度的脲基脂用得较多。
出于环保的考虑,要求,V.脂不使用有害成分且减少脂的用量。2003年0规定了幻脂无铅化,而且,钼的添加量也在减少,转向使用钼含量少的有机钼化物。由于润滑脂用量的减少,等速节滑动部分接触面的油膜破裂增加,金属接触引起面伤痕,在耐久性能上出现问。针对这问,般是通过脂中的添加剂在金属面形成覆盖膜,减少金属接触。例如在脂中将有机化合物和过碱性盐作为添加剂配合时,在使用过程中,这些添加剂在润滑面产生化学反应,可形成细微的覆盖膜。该覆盖膜即使在油膜破裂的情况下也可防止金属接触,抑制面磨损,使润滑脂用量减少成为可能。
等速节的轻量化,即小型化对促进润滑脂性能的改进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等速节尺寸缩小,特别是球型等速节,转动部分的面接触压增大,润滑条件更加苛刻,使,脂的耐久性能降低。
为了提高。7脂的耐久性能,需要精心选择添加剂组合。例如,除添加硫化钼以外,添加从0聚氰酰胺聚氰酸加合物也可延长,1脂硝酸钠也可以延长小型化等速节润滑脂的使用寿命。
从等速节润滑脂的变迁来看,1990年以前使用的,脂均以锂皂作稠化剂,添加铅系添加剂和硫化钼,1990年至2000年,锂基润滑脂约占60,为提高耐热性而开发的脲基等速节润滑脂约占40,脲基润滑脂也同样添加有铅系添加剂和硫化钼。2000年之后,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添加铅的脲基脂已成为等速节润滑脂的主流,而锂基润滑脂逐渐趋于消失。
2.2轮轴润滑脂除了,け1用润滑脂外,汽车轮轴脂也是种具有代性的汽车润滑脂。轮轴脂最重要的特性是耐泄漏性。耐泄漏性的评价方法主要是滚筒试验,220.润滑脂的耐泄漏性受稠化剂类型和含量的影响较大,般稠化剂纤维短,含量大,稍硬的脂2号3号耐泄漏效果好。根据泄漏度试验数据显,短纤维的锂基脂和复合锂基脂耐泄漏性好,当温度超过140弋时,复合锂基脂效果好。从成本角度考虑,目前普通型轮轴广泛采用短纤维锂基脂,温度较高的场合才使用复合锂基脂或脲基脂。
耐微动磨损是轮轴润滑脂的重要特性之,般采用人34170微动磨损试验方法评价。
润滑脂的基础油和稠化剂对微动磨损影响较大,石蜡基油比环烷基油好,低粘度油优于高粘度油;稠化剂含量少的软脂耐微动磨损较好。脲基脂从常温到低温磨损量都很少,比锂基脂好,基础油粘度低且较软的脲基脂用于组装式轴承效果良好。
轮轴润滑脂的润滑寿命主要取决于稠化剂和基础油,合成油聚脲润滑脂可延长轮轴润滑脂的使用周期。在150下的润滑寿命评价试验中,脲基脂的寿命是锂基脂的3倍。
3铁道润滑脂铁道高速化使轴承转速增加,引起润滑脂使用温度上升,以轻量化为目的的部件小型化使润滑脂用量减少,为了延长列车分解检查的周期,要求使用长寿命润滑脂,对润滑脂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主电动机是普通电车高速电车如日本新干线电气机车上的动力源,由于主电动机内部产生的热使轴承温度升高,所以长期以来直使用耐热性好的2号锂基润滑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高速旋转的感应电动机,主电动机的转速提高了约2倍,使轴承转速增加,温度升高,耐热性能更好的复合锂基脂成为专用润滑脂。此外,为延长主电动机的分解检查周期,从2000年开始采用合成油润滑脂。
日本新干线车辆的车轮轴承从1964年开始运行以来,直采用油润滑方式,1996年采用密封滚锥轴承后,开始使用脂润滑,主要是半合成油锂基脂和脲基脂均为2号,分解检查周期为450日本普通车辆的车轴轴承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滚柱轴承为主,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新车辆采用密封滚锥轴承,要求润滑脂的耐久性进步提高,普通电车已从规定的4000,分解检查周期延长到600 000,减少了维修。
4办公机器润滑脂办公机器设备为减轻重量和降低成本使用了多种树脂部件,而且结构复杂,使用的润滑脂也种类繁多。
近年复印机正由模拟式向数字式转换,复印速度进步提高,从而要求使用部件的耐久性提高,由于部件材质不同,对润滑脂的性能要求各异。
感光鼓附着墨粉时必须带电,因此轴承容易带电,而轴承带电时会对感光鼓带来不良影响,导致出现像效果不佳等问,所以轴承需要地线导电。因此,有的复印机采用导电轴承,使用导电性优异的润滑脂,此类润滑脂大多添加石墨银粉碳黑等导电性物质。此外,采用聚醇作为基础油可提高脂的导电性,但由于聚醇基础油氧化安定性和耐久性差,有待进步研究。稠化剂般较多使用聚脲或锂皂,但试验显只有酯类油或聚醇聚脲或锂皂润滑脂的导电性较好。有报导将碳黑均匀分散于脂中,导电效果优异,而且含量越多导电性能降低的速度越缓慢。
此外,确立评价导电性能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方法也是目前研究的课之。
复印机加热尤轴承的转速为120,但为复印出色彩鲜明的像,需要保持高温。由于加热辊是通过中空轴内侧安装的加热器加热,热直接传递到轴承,不同的机型,轴承温度从140到200,因此要求润滑脂必须具有优异的热氧化安定性和长的使用寿命,般使用氟脂或硅脂4.由于者价格较高,为寻求可在温下使用的,便宜的润滑脂,对以脲或复合皂作为稠化剂的润滑脂进行了研究。多元醇酯芳香族双脲脂200,律战崾倜,纱锏蕉00,虽然多元醇酯或苯基醚腿基脂烧结寿命较长,但仍不及氟脂,希望能开发出200下10001!寿命的,可替代氟脂的,价格便宜的润滑脂5.
目前,办公机器润滑脂从耐树脂性和价格两方面考虑,大多选用聚,1烯烃为基础油的润滑脂。此外还要考虑添加剂对树脂部件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抗氧化剂防锈剂对树脂的影响各异。
办01对树脂有不良影响,这是0所含的硫磷加热时反应性增强所致由于树脂部件润滑脂中的添加剂对耐树脂性影响较大,选择时必须慎重。
5结束语脲基润滑脂显出优异耐热性润滑性耐泄漏性抗燃性和长的使用寿命,在钢铁产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无铅脲基润滑脂已逐渐成为汽车0的主要用脂,现在使用的汽车轮轴脂将被复合锂基脂和脲基脂取代。复合锂基脂已成为铁道高速感应电动机的专用脂,并且铁道车轴密封滚锥轴承已开始使用半合成油脲基润滑脂。办公机器则希望用多元醇酯的脲基润滑脂取代价格昂贵的氟脂以适应高温和树脂零件基脂和复合锂基脂为主。
1樘野克己,阿佳昭。夕又,滑,展望。9术口又,2002,47122小,尚宏。自,用7又,最新技戌,向。7尔口又,2002,471283曾根康友,木政治。杵道用又,最新技戌,86035木村浩。事,用クリスO最新技戌,向。ク术口。又,2002,47广告索引1重庆坪润滑油分公司封面2重庆坪润滑油分公司封3隆众石化商务网后插页1 4上海地学仪器研究所后插页2 5抗州得润宝滑脂公司后插贸3 6大连北方分析仪器厂后插页4 7广东汇普化工新材料公司后插瓦5大连昆仑石油仪器有限公司后插页6 2004中国北京国际润滑油,脂工业展览会封重庆坪润滑油分公司封底
摘自中国润滑油网- 上一篇: 食品级润滑脂的原材料和应用综述
- 下一篇: 多重因素影响 基础油走势难乐观